清乾隆初年,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夫安家村筑寨掘得,移至洛阳存古阁,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中,嵌于壁间。碑石仅存下半。碑主王基,字伯舆,东莱(魏治掖,今山东掖县)曲城(故城正在今掖县东北)人。历文帝、明帝、齐王、昂贵乡公、元帝五代,文武兼备,勋著魏室。官至东武侯,魏元帝景元二年卒,追赠司空,谥“景侯”。《三邦志·魏志》有传,事迹、官职与碑文众合。《金石萃编》载:石高四尺五寸,宽四尺,文共十九行,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。光绪八年(公元1882年),杜梦麟刻跋於末行后。碑石现藏洛阳闭林碑林。 《王基断碑》全称《东武侯王基碑》,三邦魏隶书碑刻,魏元帝景元二年(261)四月立于洛阳。洛阳闭林碑林藏。 这份来自三邦的隶书不方便,她结法厉整,用笔斩截,由云龙《定庵题跋》云:“上托隶源,下开魏齐风范”。 |